財務機器人來了會計們咋辦?專家:要學會與AI合作
來源:沐金官網瀏覽次數:1562
時間:2017-12-13 09:37:18.0
數據標明,“互聯網+金融”效勞形式的遍及和智能化技能的使用,傳統招聘大戶金融業的需求占比同比下降了5.4個百分點。
對此,國家管帳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秦榮生教授表明,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云核算……“大智移云”的數字化浪潮不行阻擋,就根底財稅作業而言,機器替代人是必定趨勢。
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檔副總裁李彤以為,未來80%乃至更多的根底財稅作業會被自動機器人替代,這些簡略重復的作業,人越干越累、機器卻能越干越好,這種情況下,如果財會人員只會做填表做賬等根底管帳作業,那就必定面臨兩個挑選:賦閑或許轉型。
財政機器人還很精干
現在不少財政人員面臨著這樣的糾結:面臨各種報表和數據,加班熬夜不在話下,忙碌起來恨不能生出三頭六臂,他們既希望能有機器人幫手來幫助,但又怕這個機器人搶走自己的飯碗。
對此,李彤以為,事實上,傳統財政作業存在很多機械重復的部分,其間財政機器人可以完成的作業有很多,比如可替代財政流程中的手工操作(特別是高重復的),辦理和監控自動化財政流程,錄入信息、兼并數據、匯總計算,依據既定事務邏輯進行判斷,辨認財政流程中的優化點等等。
并且財政機器人還具有能24小時不間斷作業、投資回收期短、作業精準度高、其快速運算才能使得“抽查”變“全查”等優點。
財政人員
要學會與人工智能協作解決問題
秦榮生教授表明,管帳審計人員需求趕快進行作業人物的轉變,如果無視乃至抗拒這種革新,原地隔岸觀火,就必定會被篩選,就像當年管帳電算化降臨,抱著“算盤”不放的人就因為沒能跟上年代腳步被逼出局了。
清華大學覃征教授說,財政機器人上崗是大勢所趨,財政機器人就是東西,制作與使用它都是為了更好地作業,管帳人員不用糾結,更不用駭人聽聞、不知所措,就像電腦替代算盤,我們需求的僅僅學習與駕御它,學會和人工智能協作,一起解決問題,做好與財政機器人成為搭檔的思想準備就好。
覃征以為,人工智能的推廣既是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契機,目前國內低端管帳人員過剩,而高端管帳人才極端緊缺。財政機器人可以替代的一定是低端管帳人員,未來真實需求的是懂法令、懂管帳、懂事務、懂平臺化軟件辦理的歸納性人才。機器人的呈現可以把更多財政人員解放出來,讓比機器人更聰敏的財政人員去做更高端的財政辦理和決議計劃作業。
“人工智能”逼高校改變培育形式
在高校,金融人才培育也在發生變化,金融、管帳等專業的學生不只要學習金融知識,外語、核算機的學習一個都不能少。南京財經大學管帳學院院長姚文韻教授以為,財政機器人的呈現必定反過來迫使高校人才培育形式進行革新?,F在簡直一切高校都開設了財政管帳類專業,但其間適當部分層次較低、缺少特征,新年代降臨,高校財會專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可能。
姚文韻舉例說,在企業赴美上市的過程中,企業急需既了解國內管帳準則、又深諳美國管帳準則,一起又有較高外語水平的高端歸納人才為其供給各種專業財政剖析以及IPO并購等效勞,這樣的人才永久也不用憂慮被機器人替代,也往往可以接觸到更中心的財政作業,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身價和薪酬天然也水漲船高。